去中心化只是手段,互操作性才是目的。
什麼是分散式金融? 分散式金融是:
- 年化報酬率 10% 的美元穩定幣活存
- 接受銅板投資的實物(黃金/房地產/股份)與衍生性商品
- 免信用、免審核的即時借款和槓桿交易平台
- 24 小時不打烊、對世上所有人開放的金融服務
這些看起來有點太好的情境,都是區塊鏈上的日常。這裡有很多系統風險,同時也充滿機會。不過這篇先不談投資,我們來談談背後的技術和願景。
銀行的本質和洋蔥
如果你聽過 DeFi(Decentralized Finance),那你大概已經略懂區塊鏈,也聽過 MakerDAO, Uniswap, Compound, dydx, UMA, Kyber Network 等許多知名的分散式金融服務。如果和它們都還不熟,可以參考這份列表。
這些產品,或者說專案,都是基於區塊鏈智慧合約開發的。它們提供了許多類似於傳統金融機構的服務,只是搬到區塊鏈上,由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節點負責營運。那麼,這兩者究竟差在哪裡呢?
本質上,銀行的電子帳本就是一份鍵值表(key-value table),記錄著誰有多少錢的資訊。這份表可以儲存在區塊鏈上,也可以儲存在被高級防火牆保護的銀行伺服器裡,也可以只是個人電腦上的一個 Excel 試算表。只要能記錄金額,並做到一減一加的轉帳操作,就已經具備帳本的功能了。
差別在於創造可信任執行環境的方式。如果我和你說,某某銀行的資料庫其實跑在家用電腦上,你肯定是難以置信,因為銀行處理的是超高價值的交易,勢必要擁有最高規格的資安防護,架構最嚴謹的授權和稽核系統,才能避免遭到惡意攻擊。
另一方面,分散式的金融合約由簡單的規則集/程式碼所定義,通常甚至是開源的,任何人都可以完全掌握合約的內容。這是因為區塊鏈(犧牲了效率)本身就是足夠安全的執行環境,自然不需要設防火牆。
以存錢、轉帳功能來說,人們或許不在乎背後有沒有去中心化,但有一件事可以凸顯兩者的差異,那就是「整合」。標題上寫的洋蔥銀行,指的是相較於 DeFi 的開放,傳統的銀行系統就像被層層包裹的洋蔥,外部系統要跟它互動極為困難,串金流 API 更是難如剝洋蔥,讓人想流眼淚。
銀行系統像洋蔥一樣被層層包覆 (Photo by Siniz Kim on Unsplash)
分散式金融的價值
具體來說,DeFi 的發展要歸功於良好的擴展性。MakerDAO 打造區塊鏈美元穩定幣 Dai,成為許多交易平台採用的計價單位。對去中心化交易所而言,只要資產符合 ERC20 代幣格式,上架一種資產和一百種的成本是差不多的。反觀銀行,服務串接不易,以至於產出 PayPal 這樣的金流處理商,甚至發展出一些 “PayPal over PayPel” 的滑稽服務,說穿了都是因為集成不易。
DeFi 的另一個重要價值,在於模組化帶來的超低通信成本。標準的 ERC20 介面基本上只有兩種功能:轉帳和授權。授權的模式也只有一種:為帳號指定代理人,給予一定金額內的提款權。沒有複雜的三方校驗、沒有按月扣款或爭議款的複雜設計。金流就單純是金流,一切從簡,但允許任何人在那之上打造複雜豐富的應用。
有個很經典的案例是去中心化交易所 Uniswap 和 Kyber Network。Uniswap 是根據資金儲備,以演算法決定成交價的兌幣服務;而 Kyber Network 則是由做市商掛單的交易平台。在一般人的理解中,市場上提供相似產品的廠商總是處於競爭關係,但身為先行者的 Kyber Network 不但沒有打壓 Uniswap 反而還主動把 Uniswap 整合成為自身做市商的一部分。結果因為兩者共享了流動性,Kyber 的既有用戶有機會買到更優惠的價格,Uniswap 也藉由 Kyber 的導流得到更多利潤。
這樣互利互惠的合作在區塊鏈外的世界並非不可能,但是一般企業總不好直接把自家服務移植到對方的主機上運作,所以只能從層層包覆的系統中,透過彆扭的 API 和別家的「洋蔥」溝通,往往要兩邊的工程師耗費個一年半載才談得出的系統整合。反倒是 DeFi 都運行在同一個環境,連內臟(程式碼)都露出來給你看了,想串接?Just go for it.
DeFi 大平台 (https://www.mycryptopedia.com/what-are-decentralized-finance-defi-applications)
DeFi 生態系
- MakerDAO 區塊鏈美元穩定幣
- Digix 區塊鏈黃金代幣
- Compound Finance 去中心化借貸
- dYdX 放貸與槓桿交易平台
- Dharma P2P借貸媒合
- Auger 去中心化二元期權和衍生性金融商品
這些「金融」服務很多還在萌芽階段,交易量和市值都不高,不過已經可以看出一些軌跡,透過受信任、免許可的區塊鏈,得以突破傳統商業環境中價值孤島(value island)難以結合的困境。儘管個別看來都不算成熟,也開始產生加乘效果,顯得有模有樣了起來。漸漸的,分散式金融似乎也正在走上開放原始碼社群的路線,以協作的方式,打造一整套生於群眾,也被群眾所使用的系統。
如果希望收到更多關於 DeFi 的資訊,歡迎填表訂閱
https://forms.gle/DgfCYSkXBBbS4RYk8
小額贊助
BTC:
1HUHtZ2mTLZgJai35msRfj6jupULP2kc6N
ETH:
pingchen.eth
0xc1F9BB72216E5ecDc97e248F65E14df1fE46600a
《Ping Chen》授權轉載
新增留言